金融投资报 > 银行 > 正文

银行涉水券商业务:狼真的来了吗?

金融投资报 2012-11-12 10:47:22
| |

   罗克关
   建行正在申请内地证券牌照一事刚刚传开,舆论就像炸开了锅。很多市场人士均将此事视为银行涉水券商业务大趋势的开始,惊呼“狼来了”。更让市场担忧的是,有消息称工商银行也在准备申请内地证券牌照。两大巨头携手并进,市场的担忧更是火上浇油。


   从理论上讲,以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系统所占有的资源,建行与工行想要切入传统的证券市场业务,确实会让券商难以匹敌。从网点来看,可以说不需要建行出马,任何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渠道网点已经足以令券商感到汗颜;从资本实力来说,建行2012年半年报披露的8197亿核心资本净额数据,也接近业内最大券商净资本的20倍之多;从客户存量来说,商业银行的海量的信贷客户亦足以源源不断地为自己的证券子公司输送项目资源。


   但是理论上的优势,能转化为现实中的优势吗?恐怕并不见得。笔者以为,只要国内现有的金融分业监管的根本底线没有变化,即便商业银行拥有再多再全的牌照,恐怕也难以对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


   为什么?笔者仅举两个现实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如火如荼推进的并购重组业务,在不少商业银行的内部架构中,此项业务正好划归投行部。但是实际情况是,习惯为客户做债券融资的投行部操作起类似项目时,却颇有“张飞绣花”的苦恼。


   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一位大型股份银行投行部老总也曾对笔者坦言,万没有想到在资金优势、客户基础、信息渠道等各方面都比券商显著占优势的情况下,并购重组业务的开拓会这么难。卡壳的瓶颈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首先是队伍没有券商专业,其次是平台的响应速度远不及对手。再加上券商的同行们顶着金灿灿的准入牌照,客户对银行不怎么待见也就毫不稀奇了。


   第二个例子,也是一位资深从业人员的切身体会。证券行业薪酬丰厚,是市场共识,其中尤以投行业务为最。在各方面条件都占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切入证券行业,首选目标毫无疑问也将是回报最丰厚的投行业务。但是,投行业务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高智商高回报的。这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文化几乎格格不入,商业银行讲究稳扎稳打,讲究成本控制,其业务操作规程的规范性远远高过个人的即兴发挥。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文化中融合证券业文化,是一个大难题。怎样给证券部门或子公司的员工市场定价,怎样平衡商业银行部门与投资银行部门较大的薪酬水平差异,这些都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仅属管理中的细节,但毫无疑问会对业务整合造成影响。数年前,不也有很多人担心商业银行曲线进入PE将冲击业界生态吗?但几年时间下来,由于无法平衡管理激励上的细节等问题的困扰,这个市场也鲜见有商业银行呼风唤雨。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笔者以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正是分业监管的根本大法长期作用的结果,它使得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被天然地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市场,亦形成完全不同的投资回报水平。在混业状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倒推合理的业务架构和激励制度,但在分业状况下,由于后台不能统一,不能操作实际意义上的综合金融服务,进而在前台也就形成了以上种种“看起来好,做起来却难”的情况。


   所以,狼真的来了吗?恐怕未必。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 征订:028-86968486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