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记者 林珂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佳驰科技(688708)上市第一年的业绩表现难言乐观,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双降。
据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佳驰科技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5690.81万元,同比减少2.44%;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868.73万元,同比减少7.99%;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904.48万元,同比减少4.53%。另外,公司总资产365153.01万元,较期初增长84.7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21128.87万元,较期初增长90.04%。
对于业绩出现下滑,佳驰科技表示,首先公司处于发展平台期,批产产品进入平稳阶段,新产品处于研制布局阶段,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度相当,略有下降;其次,政府补助及其他偶发业务带来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度同比下降,影响净利润;最后,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年初有所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度同比增加。
虽然佳驰科技业绩出现下滑,但业内机构仍表示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有券商就表示,佳驰科技是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提供商,产品覆盖隐身功能涂层材料、隐身功能结构件,民品的电磁兼容材料等。当前已有多个重大项目实现定型批产,并持续跟进客户型号研发工作,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任务。首先就是OEM装备需求,隐身材料是实现隐身性能的关键,当前武器装备隐身化代际升级趋势牵引公司下游需求保持增长。中短期看存量机型的持续增加叠加实战化训练的稳步增强有望持续带动公司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及隐身功能结构件收入增长,中长期看从部分到全机、从单一到多功能、从少数到多数装备隐身的发展趋势有望抬高增长中枢。
从维修市场端来看,隐身材料作为耗材受益运营维护市场,如F-22平均飞行小时成本约为6万美元,其中约50%的成本是使其隐身性能不变,长期看公司有望受益于隐身耗材属性所带来的广阔维修市场。
总体来看,佳驰科技通过丰富的产品牌号打造平台型企业,根据公司《申报会计师关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司2019年至2023年隐身功能涂层材料共400余个型号,结构件共1900余个型号,军品型号定型验证周期较长,公司充足的先发产品牌号积累有望打造平台性企业护城河,同时隐身材料细分领域下游应用差异决定吸收剂及制备工艺等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在长期经验工艺壁垒下,企业间中短期或相对较难形成直接激烈竞争,EMMS产品根据下游应用型号需求高度定制化,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虽然业内机构看好佳驰科技的前景,但公司是否能如预期释放业绩,还有待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