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正文

全国首个消费金融指数发布

2025-06-06 18:21:36
| |

金融投资报讯(记者 吉雪娇)6月6日,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状况指数——2025中国消费金融指数(China Consumer Finance Index,以下简称CCFI)在重庆召开的“2025年消费金融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

CCFI指数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起编制,综研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樊纲出席并作主旨演讲,综研院副院长刘国宏博士作指数成果发布并解读。

消费金融综合水平沪京渝处于第一梯队

据介绍,CCFI是国内消费金融领域首个公开发布的综合评价指数,其围绕消费金融市场的主体建设、产业生态和市场环境三个维度,运用12组33项指标,率先在国内构建起了一套符合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国情的指数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地方消费金融发展总体情况,深度评估分析国内30个典型城市当前消费金融的综合发展状况。

经过了持续多年的规范引导,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均发生显著变化,基本上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消费金融特色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消费金融市场格局和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末,国内消费贷款余额(含短期和中长期)为57.98万亿元,其中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为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在银行业机构之外,共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31家、汽车金融公司25家、网络小贷公司约180家,其中消费金融公司合计贷款余额规模达到1.3万亿元。

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指数综合发展十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重庆、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和济南。其中,上海、北京和重庆三者几乎包揽了所有分项的前三排名,彰显了各自在国内消费金融发展领域的领跑优势,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深圳、广州、杭州和成都的综合指数得分均超过了50分,四者在各个分项维度也均表现出了全国比较优势,消费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第二梯队。

消费金融机构实力渝沪全国领先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供给主体主要包括银行类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类机构,以及网络小贷等地方金融组织,有影响力的消费金融机构集聚和发展对于推动消费金融服务供给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机构实力分项排名十强城市依次是重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成都和苏州。

发布人表示,重庆和上海在消费金融机构实力方面较其他国内城市有明显的分差领先优势。其中,重庆在消金公司和其他专营机构两个细分领域的机构实力均排名国内首位;上海在银行类机构实力方面排名国内首位,消金公司和其他专营机构两方面实力均排名全国第3。紧随渝沪之后,京深穗消费金融机构实力分列国内第3、第4和第5名。

消费金融产业生态京沪深全国领跑

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众多、所涉范围广泛,构建完整的消费金融产业生态链条,将有力推动地方消费金融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产业生态分项十强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广州、济南、成都、青岛和苏州。

北京、上海和深圳三者在5个二级子项的排名均进入全国前八。其中,北京的信用生态和人才支持水平均排名全国首位,北京拥有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数量、金融和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23%、9%和19%;深圳在产业数字赋能方面保持全国第一,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企业数量上,大幅领先国内其他城市;上海则是5个细分领域均排名全国前三。

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沪渝深相对更优

消费金融市场环境关系到消费金融行业长远发展潜力,CCFI围绕市场需求、产业协同、政策支持以及金融消费者四个维度,对消费金融市场环境进行了评价。2025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环境分项排名十强城市依次是上海、重庆、深圳、广州、北京、成都、杭州、苏州、武汉和长沙。

上海、重庆和深圳是唯三得分超过了30分的样本城市;上海在消费体验满意度、消费金融服务渗透率等方面均保持全国领先;重庆在产业协同、政策支持和金融消费者方面分列全国第1、第2和第3;深圳则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方面均排名全国第1。

发布人认为,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和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双中心”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叠加机遇下,重庆消费金融行业改革转型向纵深推进,业务科技创新提能引领,机构品牌建设提档升级,行业整体发展提质增效,已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消费金融发展高地。


AI推荐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