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 梅婧
春熙路巡逻的机器狗、使用氢动力的无人机、移动式车底检查机器人……
在2025年开年拼经济的关键节点,成都市锦江区近日召开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白鹭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共建活动现场,一批“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化产品一一亮相,释放出锦江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强烈信号。
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锦江区发布了首批十大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总金额近3000万元,聚焦脑机接口、智能终端、边缘智算等六大前沿领域,剑指2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助力前沿产业加速聚焦。
前沿技术一一亮相
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全国多个省市开年以来的关键词。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深入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
“从去年起,创投机构就对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极为关注,尤其是有明确落地场景的项目。”一位前来参会的创投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这几年,成都还出现了一些具有底层原创技术的企业,不少机构都希望能和早期企业对接上。”
提供一站式行业AGI技术服务的星凡星启(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凡星启”)在此次活动中备受瞩目。其主要提供以大模型为核心的训练推理一体机和训推集群产品,技术聚焦于算力中心运营全业务场景的LLM-Agent、异构芯片的大模型性能加速中间件开发及模型智能化适配。
“在大模型权重稀疏技术方面,我们的精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我们还研发了大模型混合精度压缩技术,可将百GB级大模型压缩至20GB,显著降低了本地化部署成本,并提升了推理速度。”星凡星启CTO谭铭玺表示。
随着DeepSeek的爆火,拥有自研大模型的企业竞相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实现强强联合。相比之下,没有足够硬件基础的企业要想部署高精度70B大模型,面临高达几十万元的部署成本。
“对于希望能使用DeepSeek的企业,我们能提供算力设备,并帮助大模型加速和优化,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谭铭玺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
谭铭玺透露,去年星凡星启的营业收入在3亿元—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7亿元。“目前我们正处于融资阶段,寻找资方是我们的诉求。”
天眼查显示,星凡星启已完成两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在2024年4月,完成了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由盛景嘉成领投,开普云、高捷资本跟投。
“今年我们将投资建设西部首条无线干电极脑电仪生产线。”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总经理助理胥露告诉记者。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产业脑机接口方向“揭榜挂帅”单位,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围绕孤独症等脑疾病,开展智能诊疗技术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是四川省首个科技助残创新场景应用示范机构。目前,该中心已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川大华西二院与锦江区共建脑健康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已落地成都焕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芯脑科技有限公司等。
活动现场上,稳定灵活的四足机器狗也是各方关注的明星产品。“机器狗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项目,能够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巡逻任务,在春熙路等商区已经执行过好几次任务了。”锦发边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部长饶定远介绍道。
活动现场展示的四足机器狗
产学研深度融合
金融投资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展示的多项科技成果背后,不乏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川内高校科研团队的身影。
“我们原本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胥露坦言,“目前无线干电极脑电记录仪和靶向经颅磁治疗仪两项核心产品,分别是通过电子科大生命学院脑机接口专家徐鹏教授团队及脑影像专家段旭君教授团队的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在这一过程中,锦江区对我们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在实现技术转化落地的当年,相关公司就实现了盈利。对此,胥露解释称:“在转化之前,我们就进行了十多年的科研,这是经历多年打磨后取得的长期效果。后续如果还有相关技术要继续转化,软件端的成本也非常低。”
胥露表示:“过去两年,我们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比较大,盈利也非常不错。今年将会进行大面积覆盖的商业推广,预计会有较大的推广费用支出。”
在创投人士看来,科技成果转化首年即实现盈利,不仅意味着企业的技术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也表明其所在区域的创新生态效能和经济活力极为活跃。“即使是成熟技术的商业化过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至关重要,是企业在早期能够快速开拓市场并站稳脚的关键,后续才有底气和资历进一步拓展市场。”在交流中,一位成都本土创投人士如是表示。
近年来,锦江区多措并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起政、企、校、社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引导前沿技术高效对接市场,让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开花”。
谭铭玺感叹不已:“通过这次白鹭计划活动搭建的平台,我发现有很多大学在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和穿戴设备领域取得了专利。他们的发明创造背后使用的是大模型,而我们公司的技术可以与他们的发明创造相结合。这个活动对企业和高校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现场交流的参会者
在活动现场,17名技术经纪人获颁首批“白鹭计划”技术经纪人证书,他们将扮演“科技红娘”“信息快马”角色,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万商云集等5家高成长企业分别与电子科技大学、华北水电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的专家签订科技顾问聘任协议。科技顾问将聚焦企业关键技术研发进程中的难题和堵点,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
技术经纪人、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毛轩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科研资源及人才资源,在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土壤。通过技术经纪人的设立机制,可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发展进行更好、更有力的对接。”
记者了解到,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13年,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文化创意、教育和科技创新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汇集了文化、创意、教育、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业。
“我们一共有十多位学生参与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配音等工作。”毛轩补充道。
奋力推进“立园满园”
2024年10月,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对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由此拉开了成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的序幕。
继落地全国首个鸿蒙生态产业园、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全省首个边缘智能实验室,打造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后,锦江区以“开年即冲刺”的状态,加速实施“白鹭计划”各项工作措施。
在此次活动中,锦江区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543”工程,瞄准技术突围、成果落地与产业升级的“交叉点”,发布《锦江区2025年首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榜单》,内含十大科技项目,榜单金额约3000万元,面向全社会,鼓励揭榜攻关。
榜单聚焦脑机接口、智能终端、边缘智算、开源鸿蒙等六大领域,加速攻克智能终端领域高精度伺服驱动、边缘智能领域感通算融合智能技术等一批“卡脖子”难题,研制脑机接口领域等一批“硬核”产品。
据了解,锦江区以揭榜挂帅为突破口,加速实现“政策输血”走向“科技造血”,形成“实验室—生产线—应用场”闭环,达到“揭榜一个项目、激活一个产业”的乘数效应。本次成功揭榜后,将实现2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落子一批“有根企业”和“镇园之宝”。
除了常规的不设置门槛及设限地域外,此次创新揭榜挂帅还不设定路径,即鼓励多技术路线并行,探索实行“赛马制”并行支持,同时探索实现宽容失败、包容试错,赋予项目负责人攻关方案制定、技术路线确定、经费支出管理等各项自主权。
下一步,锦江区将定期修订丰富涵盖人才、金融等五大类30余项系列支持政策,持续催生培育壮大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企业。
“后续我们还会建立白鹭科创园区,将整个脑科技行业聚集在创业园区中。相信这对锦江区或成都的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都非常有意义。”胥露补充道。
“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必有之义。在这里,随着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正在加速转化,成为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