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要闻 > 正文

深港科创联动加速升温 港企内地融资如何破局

证券时报网 2023-05-15 07:31:29
| |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香港以服务业见长,其占GDP比重超90%。但近些年,香港科技创新开始强势崛起,创业者数量激增,创业领域也从过去的APP、游戏,变为如今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等硬科技。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香港以服务业见长,其占GDP比重超90%。但近些年,香港科技创新开始强势崛起,创业者数量激增,创业领域也从过去的APP、游戏,变为如今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等硬科技。

在今年的多场深圳创投日活动上,香港科创界专家学者、创业者多次亮相,与内地科创界开展多次深入交流互动,香港科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足以可见。香港科创与深圳乃至内地市场的互动交融正在提速,但与此同时,双方融合发展,尤其在投融资方面仍存掣肘,如何破局?

香港科创企业

频频走进大湾区

今年以来,深港科创领域交流对话空前频繁,香港科创项目走进内地市场,寻求资金和资源配套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先是深圳福田等多个区代表团密集赴港拜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就促进深港创新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进行深入地走访交流;随后,香港5所高校携14个科创项目在今年3月8日首次亮相深圳创投日(坪山站),与内地百家投资机构、银行、券商等积极互动。此后的两次深圳创投日活动上,也都能看到香港创业者携科创项目前来路演的身影。

过去5年,香港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对发展科创的投入力度。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近七成至大约4000家。

香港科创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掣肘。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在深圳创投日活动上曾指出,香港初创项目经常碰到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初创团队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发展;二是技术,项目背后的技术支撑非常重要;三是生态圈,项目在同一地方集聚才有利于技术互通,产生凝聚力。

香港科创企业

内地融资存掣肘

“今年以来,我们也接待过来自香港的招商团队和科创项目,他们现在确实很积极。”卓源资本董事长袁宏伟对记者表示,从科技研发来看,确实有不少海外的技术大牛会将香港作为科技研发和项目孵化的首选地。尽管香港科创项目频频亮相内地创投圈,项目路演也吸引了不少内地VC/PE的关注,但终究是看得多投得少,原因何在?

“我们更多把香港看作一个联通海外的窗口,在中美贸易战之下,中国内地的科技技术可能被不同程度扼杀,但香港却可以成为一个既没有受到严厉封锁,又可以吸纳海外先进技术,并向内地输入、孵化落地的窗口。”洛克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音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通过采访多位投资人了解到,对于香港科创项目,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有一定的技术,但还很早很小。“一定要让这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才能受到更多投资人青睐。”袁宏伟表示。

此外,也有投资人指出,内地VC/PE投资香港科创项目过程仍不太顺畅。“纯人民币基金投香港项目,要走一些审批流程,如果内地机构看重的香港项目,项目公司一般都会设立一个架构,或者在内地成立一个子公司,但双重架构就比较复杂了。”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内地委员会副主席麦世泽坦言,目前香港和内地在投资上的互联互通仍存一些障碍,当前的趋势是,香港创业企业直接落户内地,在内地市场融资和上市。

据了解,除了资金进出不畅,深港科创合作还面临跨境政策供给与衔接性不足等问题。例如,香港科研人员参与内地项目尚未获得全面准入,相关科研人员或机构须与内地机构合作才可申请国家科研资金;科研样品、实验试剂、遗传资料等物资出入境流程较繁琐,等等。

在日前深圳创投日龙华站香港专场上,有关监管层人士表示,深港科创合作需要一些平台,把香港高校的项目、投资人和内地的项目和投资人连接起来,然后再去做资源等方面的对接。

除了重大平台和载体搭建沟通的桥梁,内地政府部门还需要再其中“添一把火”。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钟凯文对此提出三点设想:一是能否允许香港科研院所申请地方政府的专项科技发展基金;二是科技成果本身能否做跨境转移;三是能否针对科研人员设置市级层面的奖项,促进深港技术互动。

只要建立“软联通”,深港科创联动面前将是一片坦途。“只要香港技术团队进入内地后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推动、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化成果,我们都是很愿意去投资的。”李音临表示。

李音临还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专注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必须聚焦于一个方向;二是要拿出内地确实还没有的海外成熟技术专利。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