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5月份的股市行情,投资者曾经普遍抱有较高的期待。应该说,在5月份的交易刚开始时,大盘也的确不负众望,走出过一波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但好景不长,上证指数在站上3150点后就显露出疲态,勉强摸高3174点后开始回撤,同时成交量也不断萎缩。结果到月底时,上证指数几次跌破3100点关口。虽说从形态上看,多空在3100点一线还是有相应的拉锯,但市场的弱势格局似乎较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就使得A股“红五月”行情表现得虎头蛇尾,成色不足。这样的走势让此前寄予厚望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A股大盘在4月份的大部分时候,走势也比较疲弱。当时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彼时正逢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期,投资者担心会有一些公司业绩“爆雷”的利空出现,因此在操作上都显得比较谨慎,这也就导致了当月行情的不振,而到了4月底,相关业绩报告基本披露完毕,上市公司的业绩风险也得到了相应的释放。这样,在一些投资者看来,既然短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不会再有大问题了,而且A股市场综合指数的点位又比较低,因此此时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市契机,并由此产生了对A股“红五月”行情的期待。而当这种预期成为多数投资者的共识时,上涨行情也就随之展开,在4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举收复了3100点大关,并且在5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继续发力向上。从当时的市场态势看,“红五月”行情可期。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强势的反弹行情并没有能够持续,单日成交上万亿元的盛况更是昙花一现,行情很快就陷入了偏弱势的震荡之中,而且交易重心也开始慢慢下移,月初上涨的成果到月底基本被吞噬。
那么,为什么5月份股市的冲高行情会很快夭折呢?客观而言,如果以4月份的低点到5月份的高点来看,股指的上涨幅度其实是较为有限的,因此并不存在涨幅过大需要调整的因素。另外,从宏观层面来说,这一阶段利好消息还是不少的,特别是出台了有关房地产的政策以及成立规模巨大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等,这些都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利好,事实上也确实对股市走势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些事件性的刺激没有能够持续地推高股市。其中的问题,恐怕还在于投资者对实体经济运行态势存在一定的担忧。“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出游人数明显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但是人均支出水平并不高,消费谨慎的特点比较突出。后来公布的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吸收外商投资规模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等数据,尽管说总体保持了平稳,但与社会的普遍预期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对于新推出的政策,投资者在欢迎的同时,也很期待它们能够尽快地见到效果,而这显然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对后市缺乏足够的稳定预期的现象,表现在投资行为上,就是快进快出,不拒绝热点,但操作周期很短。有人形容,行情就像电风扇那样快速轮换。显然,在这种态势下,市场的盈利效应不强,这就迫使更多的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结果就是指数不进则退。另外,由于5月份的行情较预期偏弱,虽然新基金的发行计划不小,但真正被实际认购的有限,资金面的矛盾并没有因为5月份的到来而有所缓解,相反还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红五月”行情成色不足,这让投资者感到失望,应该说这也是市场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会也不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出现没有基本面支持的行情。时间进入到6月份,虽然此时大家对6月份股市走势的预期是较为平淡的,但考虑到前几个月出台的政策,其效应有望逐渐增强并且体现,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会有所明朗,这也就预示着6月份的股市走势应该不会太差,区间震荡市还是主基调,但交易重心有所上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也许,在大家预期不是很高的时候,A股市场倒是会走得稍微好一些。所以在现在,至少不必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