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名家金论坛 > 正文

桂浩明:理财产品“破净时刻”明年会过去吗?

金融投资报 2022-12-30 20:58:26
| |
在2022年,A股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很多投资者都出现了亏损。其实,有投资亏损的不仅仅是股民,很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也同样赔了不少钱,由此还对股票市场带来了间接的冲击。因此,在回顾总结2022年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时,也不得不提到银行理财产品。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 桂浩明

在2022年,A股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很多投资者都出现了亏损。其实,有投资亏损的不仅仅是股民,很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也同样赔了不少钱,由此还对股票市场带来了间接的冲击。因此,在回顾总结2022年证券市场的运行情况时,也不得不提到银行理财产品。

我国商业银行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是在2015年,当时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很难再支撑其快速发展,再加上居民存款增速放缓,影响到了开展业务的基础。这就促使各银行开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的也称个人金融业务),把目光对准个人客户,试图通过发展私人理财业务,以另类模式稳住居民投放在银行的资产。在此背景下开发的理财产品,通常以固定收益品种为主,利率普遍高于储蓄,所以也能够吸引不少储户参与,规模迅速放大,到2022年10月,总规模已经达到近32万亿元。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大都是银行的储户,他们习惯性地认为银行发行的产品都会保本保息,即便产品说明书上没有直接明示这一点,但客观上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此往往是有意无意地有所暗示。而由于长期以来银行对理财产品实行的是刚性兑付的政策,因此对于购买者来说也就很放心。但也因为这一点,为如今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风波埋下了伏笔。

事情的起源应该是在2018年,当时受大环境影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风险,尽管其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获得了解决,但这个问题也被监管部门所关注,于是就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理财新规,明确强调禁止刚性兑付,并且要求在产品净值的计算上用净值法取代摊余法。这样一旦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固定收益品种出现浮动亏损,就马上会在产品净值上反映出来,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有亏损的状况暴露在了所以投资者面前。如果说在前些年,由于国内的固定收益品市场总体上运行较为平稳,很少有品种出现明显的亏损,因此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资管新规的实施也没有太多的感觉。但2022年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下半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固定收益品市场出现了几波集体性下跌,这次下跌直接导致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迅速回落,在回吐了上半年的盈利后,跌破面值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了。而那些从银行储户迁移过来的理财产品购买者,对此完全不能理解,更是无法接受,于是也就纷纷选择了赎回。虽然说理财产品投资的固定收益品种中,国债的比例较高,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公司债、市政债等,有的甚至还有信用债。因此,其流动性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好,集中赎回带来了理财产品管理人不得不进行的卖出操作,以至相应的债券进一步下跌,并且形成了越跌赎回压力越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面对亏损,理财产品持有人十分不满,与银行的矛盾也就随之产生。曾经高速发展,被商业银行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私人银行业务,就这样在2022年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在年底其规模缩减到不足27万亿元。而在所有存续产品中,跌破面值的在25%左右。虽然有银行的研究人员认为,理财产品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但这个结论似乎还没有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的下跌,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呢?有人觉得既然买理财产品也有风险,那么这部分资金是不是会干脆进入股市呢?应该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基本不可能实现。这些理财产品的持有人之所以会进行赎回操作,是因为不能接受亏损,显然其投资风格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自然更不会考虑进入风险更高的股市。现在看来,这些资金有的选择了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各种储蓄,也有的选择了类似货币市场基金这样的现金管理产品。近期这两类品种规模的增加,就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点。反过来,由于一些理财产品为提高收益率,在产品结构上搞了固收+,也就是说还配置了一部分权益类产品及其衍生品,而现在一旦产品遇到赎回压力,那就只能债券连同股票一起卖出了。有人认为11月份以来股市的走低,与之也是有关系的。有统计显示,这类具有固收+结构的理财产品,现在还为数不少,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逐步退出是必然的。因此,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暴露,对股市会有很负面的影响。

应该看到,在证券市场上,固定收益产品与权益类产品,如同一辆自行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如果固定收益产品走势不佳,势必会导致全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而这对权益类产品来说,无疑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这样其价格的上行也就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分析2023年的股市走势,不得不考虑固定收益产品市场的行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下跌,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