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 > 名家金论坛 > 正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全球稳定器作用增强 人民币资产成全球资金避风港

金融投资报 2020-03-17 10:02:41
| |

金融投资报讯(记者 张璐璇)2月底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冲击全球经济,多国资本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国际油价"闪崩",全球恐慌情绪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明朗,企业复工复产加速,与海外形成鲜明对比。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周昆平、唐建伟,资深研究员刘健,高级研究员黄晖认为,中国经济将成为稳定全球经济的"定海神针",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一、疫情不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前景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目前湖北除武汉以外,所有地市已连续1周无新增确诊病例,湖北以外多个省份,连续多日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正如国家卫健委所指出的,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持续下降,疫情保持在较低水平,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全国大部分地区全面进入集中复工复产期,多数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90%,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率也加速推进。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中国经济有望出现深V反转,继续保持稳健运行。因此,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冲击是暂时的,不会影响中国中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内需潜力和发展韧性。

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较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供求总体平衡,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外贸依存度显著下降,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因此,尽管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可能对中国进出口构成一定影响,但随着中国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大概率会出现"抢工"现象,内需有望再度发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恢复。

当前欧、日政策利率已多年为零甚至负利率,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一再下调后,也逐步向零利率迈进,而受养老、医疗等支出方面的压力,主要发达经济体赤字率居高不下,政府杠杆率持续攀升,美国存量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已升至108%,远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比率63%,巨额政府债务也将掣肘财政发力。相比之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仍然充足,通过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和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可以释放大量财政存量资源。而考虑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来源后,中国财政收支压力并不大,通过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财政赤字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截止2019年末,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8.3%,负债水平较低。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为16.8%,处于较低水平。从货币政策空间来看,目前,中国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分别为4.05%和4.75%,1年期MLF操作利率3.15%,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达12.5%和10.5%,远高于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空间仍较大,未来仍可通过扩大财政赤字、进一步降准降息等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加之强化"六稳"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我国是很多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产业配套能力强大。当前全球一体化的程度显著提高,各国产业链的融合比以往更为深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复工复产加速,中国将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全产业链和制造业体系的优势加快生产相关防疫物资,努力为全球的抗疫斗争做出贡献。因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仅不会因为短期外部冲击而改变,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强化,不会出现部分人士所担心的产业链转出的问题。

二、银行业经营稳健有助于中国经济快速恢复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增速平均为7.7%,较2018年回升0.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息差和盈利增速稳中有升:2019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2.2%,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长8.9%,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保持稳健运行,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有能力支持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助力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回升。

近年来,中资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线上业务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88%,电商平台交易金额达1.64万亿元,全行业离柜率约90%。疫情发生以来,原有的一些线下服务渠道受到了限制,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丰富服务渠道,全方位开启了"无接触"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了银行服务不打烊,保持了金融服务的连续性,确保疫情防控资金通道和支付服务的安全、高效、便捷,助力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受疫情因素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短期可能攀升。但批发零售、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行业在银行信贷中的占比仅7%左右,相对较低,不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带来明显压力。而且,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较低,仅为1.8%左右,银行业拨备充足,拨备覆盖率在180%以上,资本充足率平均约14%,加之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加大力度及时处置不良贷款,银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和损失吸收能力,有能力应对疫情冲击并支持实体经济,助力经济快速恢复。

三、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定海神针,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避风港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随着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美股连续多日出现大幅下跌,终结11年的牛市,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或将大幅恶化,这可能动摇美国经济的根基——消费,而企业盈利也将受到显著影响,企业债务危机加剧,市场认为美国衰退的可能性高达80%。欧洲疫情更加严重,将使本已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在疫情冲击下,可能再度陷入负增长。中国经济虽也受疫情影响,但随着复工复产加速,以及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有望率先恢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的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在疫情中表现了强大的决策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经济社会有序稳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肯定。中国与海外疫情防控形势出现鲜明对比,美国、欧洲等全球股市年初至今跌幅已超过25%,而中国资本市场表现总体稳定,2020年开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趺幅度约为5%,创业板指数还有12%左右的涨幅,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强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叠加中国A股主板市场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更增加了A股市场的全球吸引力。从债券市场来看,在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1%以下,欧洲为负利率背景下,中国国债收益率仍保持在2.6%左右,维持在较高水平,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处在历史高位。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国债将成为避险资金的重要选择。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人民币资产不断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市场指数,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也被纳入彭博巴克莱等主流指数,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进一步显现,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吸引资金流入。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表现坚挺,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波动。

【此文章为金融投资报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491】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