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 正文

“县城游”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4-05-19 09:55:20
| |

图片

“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的高铁很快,两三天可以跑三个城市”——

2023年,出行梦爆发,当高铁遇上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大放异彩;

而今年,“特种兵”的“任务线”更重了——打卡式要看的风景一点不能少;走进小县城,“沉浸式体验”也不愿错过。

今年“五一”假期,四川全省共接待游客4207.58万人次,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430.68万人次……亮眼的旅游数据,有“快旅者”的身影,也有“慢游者”的脚步。

5·19,就要游。今天是中国旅游日,在这一天,“畅游中国、幸福生活”的密码,值得探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日尝尽长安茶,在天府之国,不管是挑战身体极限的“旅游特种兵”,还是说走就走的“县城闲游客”,都能找到心灵安顿的地方。

图片

旅游特种兵和县城闲游客,分别是何种画像?

两天打卡三个城市、半夜爬泰山、凌晨两点半赶到天安门广场等着看升旗……不追求奢华,甚至宁愿不睡觉,“自找苦吃”也要饱览山川湖海,只为满足心灵的某种渴望和表达。去年起,“旅游特种兵”就频上热搜。

而今年,虽然成都、乐山、九寨沟等热门旅游目的地仍然“长红”,但一些日常看似“小众”的目的地,游客增量却十分显眼。携程报告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除了淄博、天水等地,在四川,去德阳、内江音乐露营,去洛带古镇簪花,去凉山赏“蓝花笑盈楹”……县城、小镇,听歌、赏花,小众县城游强势崛起。

图片

西昌街头蓝花楹盛放 图据西昌市融媒体中心

旅游特种兵和县城闲游客,好像互不相容。但本质上,都是人们在有限时间、有限成本,渴望得到无限经历的一种心态折射。只不过,一个是无限拓展旅行的广度、高度,一个是拓展旅行的深度。无论是哪一种旅行,都印证着人们更加高标准的精神诉求。

图片

历史悠久、文脉璀璨的天府之国,文化的“浓度”太高,就像一本可以随意翻看的好书,无论何时来,去何地,都能读到不一样的惊喜。

这里有古蜀国的神秘记忆,也有被称为“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的世园会、汤尤杯等现代大型国际展会和赛事;

这里是中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有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充满灵气的金丝猴,也有2300年树龄的蜀道古柏王和1700年树龄的中国桢楠王……

傍晚,你可以跟着藏羌彝朋友的锅庄舞步绕圈舞动,也能在某个都市街区参与街舞battle;能在演唱会现场为歌手疯狂,也能站在街边给街头艺人打赏;能去川剧院听上一曲古韵川剧,转头也能去玉林的小酒馆坐一坐、锦江游船耍一耍……

可以体验人间美食,食人间之烟火;也可以在形形色色的石窟寺脚下,听历史的呼啸。

图片

翠云廊 摄影/C视觉 武丕星

旅行,究竟是什么?

奥古斯狄尼斯说: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笛卡尔则在17世纪写到:旅行,几乎就是和生活在其他世纪的人对话。

旅行其实是一种方法论。观察和比较,是理解、认知世界、文化、生活的基本方法和视角。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打破偏见最好的方式,是置身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对话,感受不同的文化。

而多地形、多民族、多文化的四川,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就是一个人文多样、包容并存的地方。来这里,你可以在“快”与“慢”中,在“古”与“今”中,在“中华”与“世界”中自由切换。

四川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来天府之国,总能体验不一样的精神大餐。难怪,有人在四川游着游着,就成了“蓉漂”。

图片

一千多年前,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剑门关,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彼时,尽管蜀道峥嵘崔嵬,蜀中人仍对外界充满向往。古往今来,多少川人穿越崇山峻岭,一马当先,一出夔门便成龙。

又有多少英豪,跋山涉水,行至四川?那年夏天,诸葛亮羽扇纶巾,上奏《出师表》,以身许国、忠贞坚定;那年八月,杜甫的茅屋补了又补,他心里所系的,仍是天下苍生;那年秋天,岑参在成都登高望远,思接千载;那年十月,中央红军越过岷山,毛泽东回望来路,感慨万千……

蜀道难,但自古英豪行走巴蜀。

一千多年后,剑门关景区,松柏苍翠,一批批游客背诵《蜀道难》。景区背古诗免门票活动的意义,不仅是一次优惠,更给了游客一个与古人对话的机会。

不过,如今的蜀道早已不再难。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工。几十年过去,宝成铁路、成昆铁路、西成高铁、成贵高铁等相继开通;2023年,成都双流、成都天府两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492.4万人次,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今年“五一”期间,天府机场更是忙成了“全国第二”……

图片

2023年11月,天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 摄影/C视觉 李志强

无论“旅游特种兵”还是“县城闲游客”的出现,都得益于这样的硬件变迁。

但仅仅是硬件吗?

文旅作为一种产业,说白了,还是要以产品和服务为依托。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持续走红、一票难求;大熊猫IP深入人心、文创人见人爱;围绕三国,影视游戏创意不断,吸引世界游人;走蜀道的人越来越多,顺着蜀道,广元、巴中等石窟寺的热度也渐渐提升,只去看乐山大佛不足以满足石窟文化爱好者;自贡灯会,把非遗和旅游充分融合;川西高原上,既有冰川盛景,也有民族风情;大渡桥横铁索寒,重走红色长征路,边行走边学习;还有“非遗之旅”“天府美食之旅”……

除了“天府之国、安逸四川、熊猫家园、古蜀文明”四大旅游名片,四川高品质的文化品牌,越来越多。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如火如荼,共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共同打响“安逸四川·巴适重庆”文旅品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旅游专列”开通,“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乐翻天”、巴蜀合唱节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散落的巴蜀景点,被紧紧串联起来。

歌德说:“人们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即便是身体素质再过硬的“特种兵”,旅游终究也是为了体验和乐趣,不是为了麻烦而麻烦。尤其是时间紧张的现代人,“特种兵”有时是不得已的选择。打破区域分割行政壁垒,携手推进品牌互认、客源互送、市场互通,促进文旅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意义重大。

图片

2007年2月9日,时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成都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庆典上判断,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我相信四川会有极大的发展”。

2024年,在法国巴黎,“大熊猫来了”文化艺术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揭幕,熊猫故乡圈粉无数;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巨幅海报“Chengdu,nicht nur Pandas”(德语“成都不仅有大熊猫”)抓牢游客眼球;在西班牙,“成都旅游驿站”开到了全球最大规模观光巴士City Sightseeing上……

在中国对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六国试行单方面免签后,成都立刻配套出台八条措施加快推动入境旅游,诚邀欧洲大陆八方游客,加快建设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一群国际“旅游特种兵”,来到中国,来到四川。

如何把快乐留给旅行者,让“特种兵”收获更多?一方面,POS机、WiFi、针对性地定制旅游路线……还有很多服务细节需要完善。

图片

3月22日,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图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

另一方面,“快旅快游”我们欢迎,“快旅慢游”我们也倡导。

“君可见花重锦官城,育志士仁人;君可见天府世代兴,故梦渐成真……”近日,北京的人大附中高二学子来到成都游学,吃火锅、赏熊猫、逛茶馆,更深入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坊、宽窄巷子等历史遗存,是打卡,亦是学习,感触颇多,还将《蜀绣》《烟火成都》《在成都》重新改编,填词赋义,用一曲《蜀梦令》带大家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看,文旅的流量,蕴含无限的增量。在安逸天府,“特种兵”也能走走停停,看见年少热忱的模样,也能望见悠悠千年的重量。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图片

撰文/刘志杰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