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评天下 > 正文

财经时评 | 文旅揽客切不可“走火入魔”

金融投资报 2024-01-16 17:38:10
| |

金融投资报记者 薛蕾

近期,哈尔滨冰雪季的火爆引发了各地文旅部门的竞相效仿,纷纷将美男美女品牌投入流量池中,期待能够借此东风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热度。文旅文旅,主打一个文化旅行,晒地理晒历史能理解,但晒美男美女是不是有点过于俗气了?

“蹭流量”短期可能有效,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各地文旅部门必须认识到,过度依赖流量终将导致涸泽而渔,旅游城市靠的是特色而不是美色。不穿衣服化浓妆在漫展是Cosplay,在景区门口那就是耍流氓。

有必要给各地文旅部门提个醒,各省帅哥差异没那么大,可别搞错了营销重点。帅哥能当偶像,能当城市代言人,但万万不能当城市的常驻NPC。毕竟是个文化部门,别搞没有文化的事。

纵观这两年火起来的城市,还没有一家是靠美色诱惑而一炮而红,但因为缺乏特色,“泼天富贵”接不满的却有不少。

比如鹤岗,“3万块钱能在鹤岗买套房”不少人都听说过,因为好奇鹤岗,去旅行的也有不少,本来是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但因为鹤岗本身缺乏特色,没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最后连房地产都渐渐地偃旗息鼓了。

再说淄博,曾几何时,淄博靠烧烤引来人山人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新鲜感褪去,流量随之减少,淄博的旅游业也开始陷入了平静。淄博有特色吗?固然是有的。但除了烧烤,似乎很难再想到别的。游客来淄博,总不能一天三顿吃烧烤,玩的?逛的?能带的特产有什么?也正是因为缺乏特色,这“泼天的富贵”来到淄博并没有持续多久,潮起潮落,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既然乘的是哈尔滨的东风,那就学点好的。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来,哈尔滨景有冰雪大世界,吃有冻梨拼盘,还和其他两省联手,啥新鲜玩意儿都往上上,恨不得一天玩出八百个新花样。

游客从几千公里外跑来,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为的是感受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体验不同的民俗与风景。

各地在发展旅游业时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需要时刻记住把好文化关,美男会老,文化常青。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只有独特的旅游文化才能真正吸引游客,并使游客们产生再次游览的兴趣。

旅游业的繁荣不能仅仅依靠流量的短期效应,而应着重于对文化特色的深度挖掘和提升,文旅不是人旅,文旅部门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