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 > 正文

周三证券 | 即将进入需求旺季 电力板块机会多

金融投资报 2024-05-14 16:55:38
| |
光大证券认为,受益于水电燃气价格调涨,公用事业板块盈利改善预期强。从公用事业行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高净资产收益率、盈利稳定性提升和分红能力提升的电力领域。

金融投资报记者 林珂

光大证券认为,受益于水电燃气价格调涨,公用事业板块盈利改善预期强。从公用事业行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高净资产收益率、盈利稳定性提升和分红能力提升的电力领域。

从发电端来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规模以上电厂累计发电量22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6.6%、2.2%、11%、0.6%、17.5%。整体来看,今年前三个月发电量超出市场预期,火电稳健增长,风光发电量高增。

光大证券分析师殷中枢指出,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我国最高用电负荷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为满足电力缺口,火电装机景气度将延续。建议重点关注火电设备制造及灵活性改造上市公司,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龙源技术、青达环保等。

从新增装机来看,今年1—3月,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增速亮眼。其中,光伏新增装机占比高达65.9%,风电新增装机占比达到22.3%。东莞证券分析师苏治彬指出,随着我国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发电装机保持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建议关注新能源发电企业,如太阳能、三峡能源、节能风电等。

东方电气(600875)能源装备制造龙头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加快“绿色智造”转型,已形成了“六电并举、六业协同”的产业格局。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煤电一直起着“压舱石”的作用,在顶峰保供和缓解消纳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煤电进入了新增建设加速期,根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4年3月末,240个火电项目取得核准、开工、签约等重要进展。煤电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而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将充分受益煤电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光大证券指出,在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背景下,火电机组仍将保有一定规模的成长空间,公司作为火电设备龙头,有望维持订单和收入规模的增长。此外,抽水蓄能和核电业务也将随着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而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

上海电气(601727)煤电核电订单充裕

公司2023年聚焦主业并优化产业结构,各项业务中,能源装备板块受益于燃煤发电业务显著回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5%至586.4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61个百分点至19.66%。2023年公司新增订单1372.1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煤电及核电表现亮眼,新增订单分别增长84.2%、52.6%至303.2亿元和89.7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2657.6亿元,其中煤电及核电在手订单充裕,分别达到661.5亿元、306.4亿元。光大证券指出,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利用龙头优势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业务市占率,同时,在公司技术研发优势的支撑下,储能和氢能业务也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青达环保(688501)首季净利增速亮眼

公司业绩增长持续加速,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500%。在新能源占比较高、调峰能力不足的地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最小发电出力达到30%额定负荷以下,火改有望在2024年迎来确定性加速。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受益于国家新建火电投资加速及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公司传统主营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其中炉渣设备2023年收入为4.84亿元,同比增长19%,低线收入为2.45亿元,同比增长100%。预期伴随火电基建加速,及自2014年以来首次安装的产品寿命到期更换,公司炉渣设备将持续稳步增长。持续看好火电投资加速及灵活性改造逐步放量的主逻辑,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逐步兑现。

浙能电力(60002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投产落地、成本端改善及投资收益增长推动公司业绩提升。2024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主因是成本端的改善。一季度公司毛利率9.34%,同比增长5.03个百分点;同期秦港动力末煤Q5500均价为901.94元/吨,同比下降了20.12%,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上游原材料端的改善。此外,公司投资收益稳增叠加业绩增长,现金流充沛,计划分红比例达到50%以上。山西证券指出,随着用电量预期延续高增,“火电+新能源”转型升级下,公司业绩有望长期受益。作为浙江省地方火电龙头,公司2023年、2024年一季度业绩提升显著,新能源相关业务改善可期,预期投产及地方用电量高增会持续放大后续业绩弹性。

太阳能(000591)募资加码光伏项目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计划募资不超过29.5亿元,全部用于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本次可转债发行申请于2023年8月被深交所正式受理,目前已完成两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此次可转债若成功发行,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另外,该募投项目涵盖“光伏+储能”、渔光互补、农业光伏等多种光伏电站形式,有助于丰富公司在光伏电站领域的产业布局。东莞证券指出,公司积极开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智能运维设备、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另外,公司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在分布式项目上安装光伏组件导流器,新建项目全面导入预镀锌铝镁支架技术,推动大功率N型组件应用,完成柔性光伏支架在新建项目中应用,从而助力降本增效。

三峡能源(600905)新增装机稳中有升

公司2023年度完成发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2%。其中,风电发电量389.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5%;光伏发电量15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3%。风电、光伏发电量增长源于公司控股装机容量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风电、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41.66千瓦、1982.4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4.40%、3.25%。虽然折旧等因素拖累盈利增速,但电量增长潜力有望支撑长期利润增速提升。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公司处于资产规模高速扩张期,短期内折旧与营业成本压力较大影响利润释放节奏,但公司新增装机保持稳中有升,看好短期因素影响减弱后,公司长期的盈利增长加速。


金融投资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0229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8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字第059号  公众监督电话:028-86968465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19号